孔雀尾花的繁殖方法
孔雀尾花可以分株繁殖,一般在夏初期間進行,將分割好的幼株種植在疏鬆透氣的土壤裏,控水停肥,待其適應新土後,可正常養護。孔雀尾花也可以扡插繁殖,可在夏季期間進行,將修剪好的枝條扡插在疏鬆透氣的基質裏,後期可長出根係。
一、分株繁殖
孔雀尾花也叫孔雀竹芋,主要的繁殖方式為分株繁殖,可在夏季期間進行。在夏初期間,要將環境的溫度穩定在20度左右。將孔雀尾花從花盆中移出後,沿著根莖部位進行分割。確保根係完整且每株留有2~3個芽,可將其移種在盆土中。
上盆後,可將孔雀尾花放在室內陰涼通風的位置,養護期間需要保持土壤濕潤。在5~7天左右,可將孔雀尾花放在室內光線明亮的位置,有利於孔雀尾花的生長。後期孔雀尾花的根係適應新土後,可給予其充足的光照、水分和肥料。
二、扡插繁殖
孔雀尾花也可以扡插繁殖,一般適合在夏季期間進行。選擇孔雀尾花上的嫩枝,修剪枝條上多餘的葉片,頂部可保留2~3枚。將枝條放在生根水中浸泡10~20分鍾,泡好後撈出,可將其放在室內涼爽通風的位置晾幹,晾幹後可進行扡插。
選擇疏鬆透氣的培養土作孔雀尾花的基質,土壤需要提前消毒。待孔雀尾花枝條的傷口愈合後,可將其扡插在疏鬆透氣的基質裏。扡插後,適量的澆水,要保持土壤濕潤,一般25~30天左右,孔雀尾花可長出根係,可給予其充足的水肥。